2016年9月13日星期二

宝宝发烧有什么风险

宝宝发烧时,父母最为煎熬。担忧体温上升不绛。

什么体温才算发烧?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超过37.5℃就是“发烧”,通常是指“口温”。因为可测量体温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别定义如下:口温37.5℃以上(含);耳温37.5℃以上(含);腋温37℃以上(含);背温36.8℃以上(含);肛温38℃以上(含)。

发烧要非常注意,因为有可能是各类危险疾病的并发症。
没有危险的的例如长牙发烧,打预防针发烧,天气太热等等。
有危险性的例如耳炎,鼻炎,喉炎,肺炎,肠胃炎,川崎症,尿道感染,败血症,脑炎,脑膜炎。骨痛热症。

http://www.19lou.com/wap/forum-3228-thread-4001359075837293-1-1.html

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
就医前

  针对发烧宝宝,建议妈妈可以先做点功课,以帮助诊断更有效率。

  1. 体温趋势记录。

  2. 其他症状说明。

  3. 若有肠胃不适,需观察便便状况。

  4. 若起疹子,需观察它的发展趋势(例如从何处开始、颜色、大小等)。

  就医后

  看过医生以后一定要确实遵照医生的照顾建议以及服用药物,宝宝才会尽快好转,千万别任意减药或停药。

  有时候医生也不是看一次就会好,以下情况是需要立刻回诊的喔!

  1. 持续发烧不退。

  2. 出现就医时的其他症状。

  3. 发抖。

  4. 皮肤出现不正常状态。

  5. 眼睛有变化(变红、发黄等)

  如何确药到病除?

  我们都希望药到病除,所以用药须知也是每位家长必须留意的事情。以下是大家在就诊,以及领药、服药时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就诊时

  详实告诉您的医师或药师:有无药物过敏经验;家族有无特殊体质或遗传疾病。然后病人须遵照医师指示,在正确时间及正确期限内吃正确的药,且剂量要正确,同时要在医师指定的时间回医院检查。

  领药时

  当场仔细核对资料:病人的名字;药物的名称;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如一天3次、饭前、睡前、需要时使用等);使用的方法(如口服、肛门栓剂、外用药膏、针剂等)。

  服药时

  一般小孩和婴幼儿的退烧药剂型态有:口服锭剂(通常磨成粉状了)、口服水剂、肛门栓剂等三大类,服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意识不清或痉挛发作时不可使用经口投药的方式。

  2. 为婴儿授乳时,最好不要将药物放入牛奶中,以免日后婴儿讨厌喝牛奶,而且一旦牛奶没有喝完,便无法达到所应该服用的药量。

  3. 用汤匙、注射器、药杯服用时,应事先测定并确定其容量。

http://baobao.sohu.com/20070206/n248072321.s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