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

"窝在家里顾小孩,没有赚钱,你会觉得我没用吗?"

首先,得说明我们的圈子存在的一些根本就是让女人们摊开心中的郁闷感,在一块儿畅所欲言的,很高兴小巧对大伙儿的信任,分享出她心里的不快。

今天,小巧弱弱的问了她老公,我在家里顾小孩,没有收入,你会觉得我没有用吗?

根据她的感觉,正在打领带的她的老公,很鄙视的望着她说,你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己就真的没有用。小巧心中一沉,笑笑说,我真的觉得自己很没有用。那时她正在准备早餐给孩子。老公听了也没有什么表示,就出门了。

小巧真的很伤心,结婚七年了,她失业整整六年之久,断断续续做网卖赚点零用钱。认识她这么久,知道她是一个贤妻良母,是一个凡是以家庭的需要为重的女人。七年了,足以把一个美丽与智慧兼具的女人,变成一个普通人看不到她内在美的黄脸婆。

鄙视这个词,让我们听见了玻璃之心的碎片,掉了满地的声音。乒乒乓乓的,听了我们心都碎了。

"他凭什么鄙视你啊?。" 小芳激动的说。

"或许你的老公没有那个意思咧,因为他在赶着出门,头脑没有想太多。。。"小文分析到。

小巧说,我的感觉不会错的 :( 。

在家顾孩子,应该受到鄙视吗?当我们环绕着这个老掉牙的话题在议论纷纷时,冷静姐小燕问道,"你真的觉得自己没有用吗?"

是的。小巧答。

小燕: 那你老实回答我的几个问题。你最近有没有吃不下饭或者暴饮暴食?

小巧: 有,我常常没有胃口。:(

小燕: 睡眠过多或失眠?

小巧: 失眠吧。。。很难入眠。

小燕: 无法集中精神?

小巧: 有咯。很健忘,有几次忘了自己在煮汤,差点出事。

小燕: 容易发火?

小巧: 这个有,我孩子有时并没有做什么严重的错事,可是我就很失控。

小燕: 酱你平时有什么嗜好吗?就是兴趣之类的?

小巧: 嗯。。。你不讲,我还忘了我有爱好的。呵呵。我已经很久没有进行什么嗜好兴趣之类的事了。

小燕: 你会常常焦虑吗?

小巧: 什么是焦虑?不安吗?我感觉我常常不安,不开心的。

小燕: 那你有想过想死吗?

小巧: 嗯。。有哦,可是为了我的孩子,我一定要坚强。

怎么啦,这是问卷吗?

小燕: 呵呵,这是抑郁症的问答卷。你有抑郁的倾向。亲爱的。

小巧: 蛤??我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啦。

小燕: 长期心情不好就是抑郁了。就像感冒,偶尔感冒,叫感冒,长期感冒,就是大件事了。

看到这里,我心里纠结了一下。暴走妈妈,是因为常常给孩子刺激才暴走大吼,才叫暴走妈妈的。这些抑郁症的状态对于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而且很熟悉,可说是常常发生。

全职妈妈跟抑郁症是很靠近的,尤其现代独立自主的女性们。做全职妈妈之前是一个经济独立,人生里有多方面的精彩,朋友圈是一个又一个,生活里消费消遣方式又多样化。做全职妈妈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岂是旁人所能了解?这转变,包括了怀孕的那段时期,生产时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冲击,坐月时身与心的调理,接着而来的是无法掌控的宝宝成长期,丝毫就没有喘气的空间,好不好?

妈咪们需要的是鼓励,鼓励,鼓励。不管妈咪显现出来的姿态是如何的,给人感觉软弱的也好,给人感觉高傲固执的也好,都是为孩子好的。

人生每一个阶段最需要的是祝福,最避忌的是闲言闲语。多年前,我听有个长者说,要清静,就别看太多,听太多,就不会想太多。那时候,年轻的我心里想,那个是鸵鸟吧!如今,我认同这句话,因为理念格格不入,心力有限,所以我有觉知的时候,我真的能做到,把耳朵闭起来。在心中装一个过滤器,把会污染我们心情的言语和画面,通通隔绝在心的外面。

话说回来,那么有了那个抑郁症该如何处理呢?

要宣泄。对生活感到压抑时,要把情绪宣泄出来,可以大喊,唱k,运动。找人倾诉等。

角色对换。处理人事纠纷时,在对方的立场想。不要钻牛角尖,不要钻牛角尖,不要钻牛角尖!!!!

自我激励。最好是心灵健康时,就养成自我激励的习惯,或者多阅读关于自我激励的资料。当意志消沉,有走不下去或活不下去的时候,记得激励自己,让自己看见美好的一面。为自己点一盏心灯,让阴霾阴影自动散去。

抑郁症不只会发生在那些看来闷闷不乐的人的身上,事实上,那些看来开朗的人,看似开心果也会跟抑郁症搭上。Robbie Williams就是很好的例子。

抑郁症不是一件羞耻的症兆。

抑郁症是治得好的。

其他误区就如患者会想说:

没什么啦,我只是不开心而已。

是我自己小心眼,看不开来。

我什么都明白,所以我不是抑郁症。

没什么,忍一忍就过去。。。。。。。。

当我们越说越深入的时候。大家会回到原点问,什么是抑郁症?

跟"不高兴"不同的是,抑郁症患者的压抑,悲伤,和绝望的情绪程度严重,而且状态持续很久。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

所以,那些做爸爸的男人们,多多观察你的老婆,给多一点肯定与鼓励,少一点质问,少一点冷漠。

加油哦。爸爸妈妈!!








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得体的退出(母亲必看!) ~ 转自网友 ~

~ 转至网友 ~

我的付出换来的竟是
我是一个妈妈,今年57岁,退休2年,我的儿子今年31岁,在我退休那年儿子刚好结婚,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宠儿子,他结婚了,我自然也承担起照顾他和儿媳妇的责任,这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本来我是想着儿子结婚后要和我们两老生活在一起,因为老伴的劝阻,说小两口要有自己的空间,我才放弃了。但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我和老伴专门搬到他们住的小区,每天早上我会去儿子家帮忙做早饭、打扫卫生,晚上做完晚饭、等他们洗漱准备睡觉才回到自己家。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拎着从早市上淘来的新鲜蔬菜,满怀喜悦地朝儿子家走去。可是却没能打开家门,不是我钥匙拿错了,而是儿媳换了门锁。她说:“最近小区偷盗案特别多,所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给他们一家三口做了早餐,打扫了房间,将脏衣服都洗了,然而,他们没有给我新锁的钥匙。也许他们忘了吧。

晚上,儿子来我家,将一把钥匙交到我手上,我本来提着的心就此放下,但他说了一句:“别让我媳妇知道。”我知道事情不简单。

第二天,也没多想,照常去儿子家,可刚走到他们家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争执。

只听见儿媳不断在说:“你一定把新钥匙给你妈了。”“谁没有拖延症,洗完澡,内衣扔在脏衣篮里,第二天早上一定被你妈给洗了。看着晒衣杆上的短裤和胸罩,我没有被帮忙的快乐,只有隐私被窥视的尴尬。”“你看看你被你妈惯的,每天回家就躺沙发上,什么都不干,东西不收、垃圾不倒,就差没把饭喂你嘴里了,你就像个没断奶的小孩”“她就不能像别的大妈那样,跳跳广场舞,走走模特步,别像个摄像头似的盯着咱们”……

没想到,我这个堪称“二十四孝”婆婆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般声讨,最让我心塞的是,儿子从头到尾就一句话:“她是我妈,你让我怎么办?”

不管在职场还是家庭,我自认里里外外一把手,可到头来,在儿媳的眼里,我是一个如此不懂事的人。

一场离开让我懂得
回到家,我流着泪向老伴儿诉说自己的委屈:“他是我唯一的儿子,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把他们照顾好,就差把心掏给他们了,居然落下这么多的差评。”老伴儿一边轻轻拍着我的背,一边说:“都是白眼狼,有机会,我跟他们说道说道。”

接下来都是老伴儿在说,“看看你的那些同事,近的游遍中国,远的都环球了。你从前多新潮的一个人,可是为了他们,就这么被别的老头老太太给落下了。想想,我都替你憋屈得慌……”老伴儿的一席话,句句都说在我心窝子上,难道我就不想出去走走?

说走就走,我连招呼都不打,拉着老伴儿就奔坝上草原去了。在牧民家里,亲眼目睹了羊妈妈产子的全过程,看着羊妈妈哺乳小羊的样子,曾几何时,我和儿子不也是如此亲昵吗。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迁徙,要是羊妈妈也像你那样,凡事舍不得放手,这小羊怎么活下来?再说,谁愿意嫁给一个精神上还没断奶的羊?”老伴儿一边看着羊群,一边感慨。很显然,这次出游,我是负气出走,他是有备而来。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说着,老伴儿掏出手机,让我看了一篇文章。它几乎一针见血地说:不愿意与成年子女分离的父母,与其说他们是爱孩子,不如说他们想对孩子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强大感,让他们对自己满意……

“我,是这样的妈妈吗?”我怒视老伴儿。“属于可以挽救的那一类。”老伴儿微笑地看着我。

7天的草原行,我和老伴儿拍照留念,他教我发微信,教我如何晒照片,如何美图秀秀——同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口子,我和他的差距已经如此之大。坝上归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手机店,买了苹果6,卖掉了那来电如雷鸣的老人机。

拥抱过后的告别
从手机店出来后,我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晚上我想去他家一趟。儿子很吃惊:“妈,您不是有钥匙吗,直接上来就得了呗。”我笑笑,没说什么。

吃过晚饭,我和老伴步行去儿子家。到了他家门口,敲了敲门,是儿媳开的门。我向他们汇报了这7日的行踪,然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小两口说:“我准备重过晚年生活。这是我幸福晚年的第一个装备,你们难道就不打算赞助我一下吗。”

我晃动着手里的苹果6,微笑地看着他们。儿媳率先反应过来:“妈,您有没有支付宝,我现在就给您转3000。”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瞬间成为了拥有苹果6和支付宝的人。

那是如此快乐的一个夜晚,临走时,我从兜里掏出了那把对于我来说,象征着主权、话语权、家长权的钥匙,悄悄地交到了儿子的手里,对他说:“妈妈以后可能不会常来,就算来,也会事先打电话的。”儿子为难地看着我:“妈,你这是干啥?”“妈妈不是在生气,只是在学着退出。”

儿子拥抱了一下我,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我和他真正的告别是从这个拥抱开始的,尽管那么不舍,但我知道,我已经告别得晚了,但还来得及。

“妈,您在哪儿?”我在丽江时,收到儿子发来的微信。我迅速地跟老伴儿拍了张合影,发了过去,并配图片说明:世界那么大,我和你爸想去看看。没多久,儿媳在朋友圈转发了我和老伴出游的组图,标题是:我晚年时的楷模,我至亲的公公婆婆。

经常有人问: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为了付出与欣赏。

所有的父母都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唯一,为了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会交往,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在乎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幸福。这种教育带给孩子的是什么,除了压力和相互之间的折磨,没有其他。

给孩子最好的示范是,你们夫妻恩爱,你们幸福,你们有自己的事业,你们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孩子眼睛里你们是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的人。

北大才女赵婕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这是多美的一段话呀,于是告诫自己:换个方式去爱孩子!只要他(她)健康,快乐。

虽然长了点,大家用心读,肯定受用。

2016年10月25日星期二

易怒的人

易怒的人都很敏感,
敏感的人都很好强,
好强的人都很固执,
固执的人都很单纯,
单纯的人都很天真,
天真的人都缺心眼。

唉。。怎么办呐,我缺心眼啊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

金星语录 (摘自面书)

金星語錄,簡體字的話消遣一下

以后如果被老公惹生气了,你就这么做!
第一:不回娘家,报个团旅游去。

第二:学聪明点,带什么存折、衣服,都弱爆了!

第三:听好了,带: 空调遥控器、 电视机遥控器、 他的驾照、 身份证、 车钥匙、 变更电脑和WiFi密码,

最后......还是把他工资卡带上~
然后就安心出发!小样儿的,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自己错哪了。
千万别惹我

甘蔗没有两头甜,你选择了上班的女人,你得接受她顾不上家。
你选择顾家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不赚钱 。
你选择了听话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依赖不独立。
你选择了勇敢的女人,你得接受她的固执有主见。
你选择了漂亮的女人,你就要接受她的消费 。
你选择了能干的女人,你就得接受她的霸道和不讲理。
十全十美的女人只有在梦里。

老公生气,
多半是惯的,
往死揍一顿就好了。

老婆生气,
多半是装的,
往死塞钱随便一花就好了。

男人总是说:
假如我没钱、没车、没房、没钻戒,
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想说:
假如我没胸、没屁股、没相貌、
又黑又矮,没钱也不工作,
同时脸上还有一颗直径五厘米的大黑痣,
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一颗善良的心,
你愿意娶我吗?

别老说自家的老婆会花钱,
羡慕别人家的老婆会省钱,
会过日子,
养土鸭跟养天鹅的成本能一样嘛?

现在的男人啊、
都希望女人说话温柔点儿,
对你体贴点儿,
长得还要漂亮点儿,
身材好一点儿,
经济独立点儿,
持家又得贤惠点儿,
对你爹妈孝顺点儿,
对兄弟朋友客气点儿,
还得勤快点。

我要问了,
你要求这么多,
是因为你的哪一点儿?
你是高一点儿?
帅一点儿?
还是你银行卡里有七八个小数点儿?
又或者是温柔稳重会心疼人点儿?!

什么都没有,
你就给姐低调点儿!

全体老公集合:

你们的口号是:老婆不败家,挣钱给谁花!

……鼓掌……

解散:给老婆赚钱去。

2016年10月19日星期三

从机场的小鲜肉看到KLIA 2

今天看见友人分享关于章宜机场的粉丝页的一篇文章,那是最近爆红的机场帅哥的短短访谈。对于宣传机场的粉丝页来说,这是一个很适时的文稿,因为我顺便游览了章宜机场的粉丝页面。我也顺便游览大伙儿的留言,也借此回味一下那些年在新加坡的日子。机场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我也算是常客。

看着看着,很令我感到特别有感觉的是粉丝页管理员回答留言的专业态度。这也是我们国家缺少的文化,(虽然有时想想是情有可原,不过也不该因此而放任不专业的文化,流传至我们的后代那里去。何以见得?下篇文章才说。)普遍上,我们这里的机构都不是很经得起批评,即使单纯的意见,都会不小心被视为批评或投诉。在新加坡,批评投诉往往会被视为改进的资本。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心里爽不爽,批评或投诉是消费者的权利。善意的回应才能显示出机构的专业。
这时,我就顺便游览了KLIA2粉丝页。令我傻眼的是,那粉丝页的管理员竟然回复投诉者,"你应该是ISIS"


话说这个穆斯林女性乘客觉得机场的厕所,比祈祷室来得被重视。那是因为,祈祷室有漏水的痕迹,疑似造成导致墙纸损坏的原因。里头还有臭味,而且没有空调。她觉得机场方面没有安排人手负责管理祈祷室。这位女士还附上照片,有图为证。她指出祈祷要用的器具也很乱,没有摆放好。最后,她说,人类有时不察觉一个生意(企业)的成功,需要神的保佑,而她是相信的。
我个人感觉这女士没有恶意,其实不管这女士的用意何在,这管理员的回复也让人傻眼。isis是什么意思?恐怖份子吗?还是宗教狂热份子?是开玩笑的回复吗?还是什么其它的意思?
不确定接下来有没有陆续的善意回复,单单看你一定是isis,这样的回应,确实让我对KLIA2的Complain Handling感到失望。说真的,虽然有搞笑的成份在,幽默感吧,可是不专业就是不专业,你能预测对方有着跟你一样等级的幽默感吗?
既然开放了粉丝页,也开了message的功能与大众互动,就该对大众的反应有着专业的处理态度,不是吗?不然就学学Pos Malaysia直接把接受信息(message)以及大众Review的功能给关了。不要紧的,我国领导人也是这样做啊。


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

有个网卖处用超瘦模特儿推销 超大尺寸的legging,结果,看她怎么反击。。。

假如你在网上看见了一个超瘦模特儿穿上了超大件的"半"件裤子,你会有什么反应?

有位设计师在网上看见了这样一个画面,感到很讽刺。她认为,明明是卖大号服装的,为什么要找小号的模特儿来示范?

就那模特儿的两只腿装进了一件大裤子的一边。那位英国的设计师,设计了一件裙子,把裙子穿上她的右腿上。她说不要用侮辱的方式来买服装!!!还比了中指!!!

比中指是不好的,道德教育里的观念这样告诉我。可是我心里就有一种大块人心的感觉。这令我想起一位女性律师在看似严肃的论坛里向主讲的某一位,比起了中指一样。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

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

什么是假性单亲妈妈?

http://www.soul99.com/aboutlove/546/

就是另一半工作忙碌、早出晚歸一天跟妻子、孩子說不到兩句話

 

好一點的週末在家

但也是吃飯、睡覺、看電視、玩電腦

更糟糕的一種

放假也要加班、應酬, 每天不見人影

 

成為“假性單親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姐妹們告訴我

週末帶孩子去公園

別人一家快樂遊玩

她們是母子倆孤單相依

去超市, 別人家爸爸幫忙拎貨

而她懷裡抱娃, 手裡大包小包

孩子病了, 自己送去醫院

排隊掛號先不說

還要徹夜無眠的提著心

 在家裡, 一日三餐外加做不完的家務

連想上個廁所, 都得把孩子抱上膝

晚上哄孩子睡覺前

還要講故事、做遊戲, 無所不能. . . . . .

我想, 比起真正的單親媽媽

“假性單親媽媽”只是晚上身邊

睡了個幾乎不OOXX的男人

還有晚回家怕吵醒老婆孩子的

乾脆分床睡

 

想想家庭支出有人承擔

其他,沒差別

如果覺得委屈抱怨幾句

老公就甩來一句話

我是為了你、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

這還好,更過分的是

有老公會因孩子不小心跌倒而責怪老婆

 又或者全家出門,嫌棄老婆動作慢

可是,他們不會想到

老婆動作慢是因為要收拾房間

打掃衛生、穿戴小孩、準備幾個人的行李

還要裝扮自己

而老公,只管自己就好了

有個婚姻專家說

中國的老公有個共性

衣服晾在外面,不叫他收他不會收

髒衣堆積如山,不叫他洗他不會洗

房子再亂,不叫他整理他通通看不見

孩子在旁叫“爸爸”,他卻一心在遊戲

 

明明在家啥都沒做

還總是喊累比誰都大聲

男人負責掙錢養家

可如今女人也都經濟獨立

很多還不比男人掙的少

 

即使是全職媽媽

有人做過統計

如果換算家務事的薪水

一個月的合理薪資是六萬元以上

有多少男人付的起這個價錢

請一個全天候傭人

 

身邊還有不少男人認為

當家庭主婦很輕鬆

我多想請他請假一個星期

出他一萬元在家裡一個人帶孩子試試看

 

早起給孩子穿衣、吃飯

接著買菜燒飯、洗衣拖地

安頓好孩子午飯後小睡

醒之後安排下午點心

再帶小孩出門運動

接著又要張羅晚飯

晚上臨睡前還要說故事

說不定孩子還會晚上鬧夜

頭痛腦熱什麼的

等試過就知道媽媽們的一天有多累心理有多孤單

這樣的事情媽媽們一個人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

再碰到一個不體貼的老公

跟單親媽媽又有什麼區別

 

親愛的老公們,請捫心自問你的妻子真的不辛苦嗎

你忍心這樣對待當初誓言愛她

照顧她、疼惜她、保護她一輩子的女人嗎

 

 

雖然我也知道老公上班很辛苦但既然家是共同的每個成員都要學會分擔

 

可以把家務清清楚楚的列舉出來每個人挑選自己擅長的

就像我選擇洗衣,先生選擇晾衣服

今天我送孩子上學,明天你接孩子放學

這樣明確分擔

不但可以增加爸爸對家庭的責任感

也讓他們對整個家庭更瞭解

 

親愛的媽媽們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偷偷懶

比如孩子長大一些

家有男孩的就把洗澡的任務丟給孩他爸吧

家有女孩的也要和爸爸多待會

男性的臂膀會讓她們有更多的安全感

 

當然,老婆需要哄,老公也需要疼

他們做得再不好也別急著嚷嚷發脾氣

誰都渴望被認可

對待娃的那招使出來

或者給他一個愛的鼓勵:抱抱、親親

保他屁顛屁顛成勞模

 

其實爸爸們並非做不到

只是你主動承擔了太多

將輕鬆拱手相讓

 

親愛的媽媽們

如果你現在正好是一名“假性單親媽媽”

請開誠佈公的和丈夫聊一聊

 

親愛的媽媽們

如果你現在正好是一名“假性單親媽媽”

請開誠佈公的和丈夫聊一聊

我举脚赞成啊!!!!

2016年9月13日星期二

宝宝发烧有什么风险

宝宝发烧时,父母最为煎熬。担忧体温上升不绛。

什么体温才算发烧?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超过37.5℃就是“发烧”,通常是指“口温”。因为可测量体温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别定义如下:口温37.5℃以上(含);耳温37.5℃以上(含);腋温37℃以上(含);背温36.8℃以上(含);肛温38℃以上(含)。

发烧要非常注意,因为有可能是各类危险疾病的并发症。
没有危险的的例如长牙发烧,打预防针发烧,天气太热等等。
有危险性的例如耳炎,鼻炎,喉炎,肺炎,肠胃炎,川崎症,尿道感染,败血症,脑炎,脑膜炎。骨痛热症。

http://www.19lou.com/wap/forum-3228-thread-4001359075837293-1-1.html

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
就医前

  针对发烧宝宝,建议妈妈可以先做点功课,以帮助诊断更有效率。

  1. 体温趋势记录。

  2. 其他症状说明。

  3. 若有肠胃不适,需观察便便状况。

  4. 若起疹子,需观察它的发展趋势(例如从何处开始、颜色、大小等)。

  就医后

  看过医生以后一定要确实遵照医生的照顾建议以及服用药物,宝宝才会尽快好转,千万别任意减药或停药。

  有时候医生也不是看一次就会好,以下情况是需要立刻回诊的喔!

  1. 持续发烧不退。

  2. 出现就医时的其他症状。

  3. 发抖。

  4. 皮肤出现不正常状态。

  5. 眼睛有变化(变红、发黄等)

  如何确药到病除?

  我们都希望药到病除,所以用药须知也是每位家长必须留意的事情。以下是大家在就诊,以及领药、服药时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就诊时

  详实告诉您的医师或药师:有无药物过敏经验;家族有无特殊体质或遗传疾病。然后病人须遵照医师指示,在正确时间及正确期限内吃正确的药,且剂量要正确,同时要在医师指定的时间回医院检查。

  领药时

  当场仔细核对资料:病人的名字;药物的名称;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如一天3次、饭前、睡前、需要时使用等);使用的方法(如口服、肛门栓剂、外用药膏、针剂等)。

  服药时

  一般小孩和婴幼儿的退烧药剂型态有:口服锭剂(通常磨成粉状了)、口服水剂、肛门栓剂等三大类,服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意识不清或痉挛发作时不可使用经口投药的方式。

  2. 为婴儿授乳时,最好不要将药物放入牛奶中,以免日后婴儿讨厌喝牛奶,而且一旦牛奶没有喝完,便无法达到所应该服用的药量。

  3. 用汤匙、注射器、药杯服用时,应事先测定并确定其容量。

http://baobao.sohu.com/20070206/n248072321.shtml

怀孕来白带正常吗?有什么要注意的?

怀孕期间出现的白带,该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或许有各式各样关于白带的说法,(比如说因为母体寒,子宫若,卫生不足等等),很多人因为这些说法,自行改进观察,而忽视了白带为肚子里的胎儿所带来的风险。
假如有人问我关于孕期出现白带该怎么办?我会说看医生。
看医生时该怎么说?马来话怎么讲?英语怎么讲?
口语话就说,ada lendir putih /kuning ,there are abnormal discharge 。
医生会进一步采取行动来对孕妇给予建议或治疗。
最彻底的方式是进行High Vagina Swab test。拿白带样本去检验,若发现有GBS细菌,医生会给抗生素,或吃或打针的。
GBS 对母体没有巨大伤害,可是对宝宝而言就有关乎生命的风险。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14635
早期性感染症状(一般发生在婴儿出生后一周内):
.体温不稳定
.呼吸道出现问题,心律和血压不稳定
.最常见是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
晚发性感染症状(一般发生在婴儿出生后一周或几个月内):
.最常见是脑膜炎,有可能影响智力发展,听觉及视力受损等
有GBS的孕妇,有可能在分娩时经产道将病菌传给婴儿,是最常见引致新生婴儿感染的病菌。
过去政府有为孕妇进行检查,后因人手不足而一度未能全面普查,孕妇如有需要,便要找私家医生检查。


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有个笑话叫垃圾

八十年代,鄧小平訪美,召開記者招待會,正好翻譯不在,美國老記者想考考鄧小平的英語水平,便问:
請問美國第一任總統叫什麼名字?
鄧小平心想按中國人的習俗,見面應該先問姓,
便操著四川口音說:
我姓鄧(Washington )。
美國老記者大吃一驚,
但轉念一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便又說:
請問,您夫人和孩子到美國都幹了些什麼?
鄧小平又想問完姓,該問名了吧,就回答說:
小平(shopping)
老記者們連忙追問:
那麼他們是用什麼交通工具?
鄧小平又按中國習俗,認為他們在問年齡,就回答:
八十(bus)。
老記者譁然,繼續問道:
那麼臺灣下一任總統會是誰?
鄧小平等來等去,翻譯還沒有來,便回答說:
你等會兒(李登輝),
老記者再次譁然,這麼敏感的政治問題也回答得如此輕鬆?
便又問:那李登輝後邊呢?
鄧小平有些不耐煩,說:
隨便(水扁)。
老記們看看翻譯快要來了,便抓緊時間問最後一個問題:
您覺得21世紀初哪个国家领导丑闻最多最声名狼藉最恶名昭彰?
鄧小平極其不耐煩,心想這些美國記者們怎麼這麼不識趣,沒完沒了的問個不停,沈下臉说道:
垃圾!(那鸡)
三十多年後,美國記者感慨說:
鄧小平真是一代偉人,料事如神!!

2016年9月5日星期一

诊所际遇之女儿被打,尊重为何物

今天带两岁的女儿到诊所去。
她看见有小孩的地方,就笑笑的展示自己的友好。到处走走笑笑。
有个小女孩大概跟她同年,脸黑黑的在她身旁走过,看了我女儿一眼,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那位女孩奋力拉着婴儿手推车,从远处走来,女儿见状,好奇走过去看看。说是迟,那是快。那位女孩看见女儿接近她,就把手挥一挥,朝女儿方向打去,打到了女儿的肚子。被打的女儿,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我情急之下就拉女儿过来,抱抱,她在惊吓之中傻傻的看着那个凶巴巴的女孩。那个女孩的妈妈从远远走过来,道歉后就狂骂那个女孩。我跟女儿看着她们一时间也不知该放什么表情在脸上。

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手上抱着一个看似三个月左右的小婴儿。看来她的两个宝宝跟我的两个宝宝年龄相仿。我想,那孩子的行为反应是她内心的写照。不难察觉,那位妈妈为了小宝的事宜,忽略了也需要关注的大宝。接下来的整个等待过程当中,大宝不断有所举动,很明显的就是要妈妈的关注,哪怕敷衍一下也好。可是那位妈妈心事重重的,不断责备那女孩。用的皆是不客气的语气。"跟你讲不要跑来跑去,你是不会听的是吗?","那,跟你讲咯,爬上爬下是会跌倒的,快点起来!"。

然而,当小宝哭闹的时候,妈妈只默默的从婴儿车抱起小宝,轻轻拍着宝宝。虽然一切是那么不经意的表达出来的。可是看在大宝眼里,是那么的情何以堪。接着,大宝做出了另所有人冒汗的大件事。大宝趁妈妈跟护士说话时,爬上了婴儿推车,无视小宝的存在,双腿踩对了就打算要一屁股坐下去。看见这情形的所有人不禁呼叫,靠近案发现场,马上起身奔向前抓着大宝,阻止悲剧发生。无法避免的是大宝最后还是踢了小宝一下。那几个月大的婴儿,立刻嚎啕大哭,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我脑海里马上冒出来的是尊重两个字。小孩的思考模式在三岁以内就形成了,他们的脑海就如白纸,大人的身教和言教就是他们的指南。大宝之所以会打我女儿,或许是因为她以为我女儿要去占有她的手推车。或许她不想跟他人一块儿玩,也或许她心情不好。无论如何她的嗔心都写在她的脸上了。很明显的是她用暴力来反射她的情绪。负面的。她承受粗暴的语言待遇,很自然的她粗暴的回应。把气都出在身旁人的身上。比如路过的我的女儿。

我女儿只是短暂的惊吓,并无大碍。我跟她解释说,打人是不对的,假如别人打你,你委屈,就打回去。我就是一个暴走妈妈,女儿哪里可以让人家欺负。或许女儿对于那女孩的处境感同身受也不一定,我确实有许多无法兼顾两个宝贝的时刻,也因此,她纯洁的瞳孔跟表情里透露的,尽是同情。

我相信,那位妈妈也学习着。没有什么她应该怎样怎样的,短暂的旁观她和孩子的互动大概一小时左右,没办法看出她日积月累累积下的煎熬。我只默默的为她加油!辛苦你了。

关于何谓尊重,众说纷纭啊!

2016年8月23日星期二

宝宝发音不准,要剪舌根???!!!

当有位妈咪跟我分享关于剪舌根这回事时,我几乎是无法接受真的有这么一回事。还被笑说没有见识。哈哈哈哈,真是的。说真的我以为剪舌根是。

那么什么是剪舌根呢?
剪舌根剪的不是舌头,是系带。
舌头下面那条就是了。



怎样判断要不要剪呢?
百度搜索是这样回答。
你只要让宝宝将舌头伸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让宝宝伸出舌头,如果舌头能伸出口外而不向下卷,那就是正常的(你可以自己伸出舌头观察伸出口外平直的情况,然后让宝宝照着做)

如果系带过短影响舌前伸,那就去医生那里简单地把系带薄膜的前部剪开,不需要局部麻醉。

如果系带发生纤维化,短而粗硬,即舌系带短缩,则应进行手术。

我想你的宝宝话音不准不一定全是因为舌系带的问题,也许是家人的语言环境复杂造成的,你最好让宝宝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只出现标准的普通话,孩子说话时如果发音不准或不清晰,就温柔的给宝宝纠正一下,时间长了一定会好的。

我上网看了看资料,就如那位有见识的妈咪所说的那样,对宝宝来说是小手术,不会痛的。

对我而言,手术这两个字,能免则免。不能免,就proceed。

不管你是谁,老婆的命令就是。。。

看了这几张,不禁会心一笑。
哇哈哈哈哈










这是本能使然的。

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

豁达的心胸

以下的文章,解开了我心中闷闷的牵挂。
加油啊!!!

文自面书

家,因包容而幸福!

一家人,包容越多幸福越多;夫妻间,包容越多感情越浓;乡邻间,包容越多相处越好;朋友间,包容越多友谊越长;同事间,包容越多事业越顺……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人们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其实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不要背后说人,不要在意被说。一无是处的人没得可说,越是出色的人越会被人说。世间没有不被评论的事,也没有不被评说的人。

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嘴上吃些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学会淡下性子,学会忍住怒气面对不满。

做人,精一半让一半;做事,求一半随一半。事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

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

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坦然淡然,万般皆自在。

-------------
笑笑没烦恼。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016年8月13日星期六

嫉妒 vs 随喜

我家的大姐两岁了,她家的大强四岁了。大强不爱吃饭,每次吃饭时刻大伙儿又哄又骗的。大姐有自己吃饭的能力,只是碍于她会弄到满地上的,所以在家里以外的地方,我都没给她自己动手拿餐具吃。

若很不幸的大姐吃饭时遇上了大强,那些无谓的成人为了鼓励大强吃快一点,就喜欢拿两人来做比较,要他们比赛的。我自己就不喜欢这样。一个四岁,一个两岁,不丢脸吗?

大姐通常都胜出,大强心里就不好过,大伙儿又说,因为大姐吃得少之类的,为的是安慰大强,可是有谁能顾一下我大姐的心情?

若大强胜利了,就非常得意的宣告大姐输了。大姐心理怎么想,我是不知道。不过看她的表情就仿佛自己做错似的。

我不喜欢拿小孩的表现做比较的话题,因为没有意义的。当'比较'的心态植入了神经细胞里,呵呵。。。那么小孩的内心有了我比较好,或者他比较好的mind set。这样的概念是负担来的,当他人表现比较好时,他就觉得自己不够好。当他表现好时,就是别人不好。这样的心态健康吗?

我觉得是不健康的。比较是具有毁灭性的。当我看见大强处处针对大姐的时候,我可以感到那个毁灭性的伤害。他处处排挤大姐,就好像大姐不应该存在般。悲哀的是,就算大强抢了大姐的玩具来玩,大姐哭着要回自己的玩具,大强竟然哭得比大姐大声。接着大人们的默认让大强占有那些玩具。大姐只能默默忍让。这种局面一直到我积极的开口表明立场后,才得到成年人们的关注。尤其大强的母亲。
别人家的孩子,我原本不想开口指责或责备的,就是因为别人家孩子的妈妈和其他长辈的纵容,伤害了我的孩子,所以暴走妈妈发挥了作用。虽然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至少现在一切都改善了。

所以说比较是有毁灭性的。家长当然希望孩子常常是胜利的一方,同时也要孩子学习面对失败。那个是家长一厢情愿而已。

与其做比较,不如教他随喜。看见别人家美好的事,比如说某人自动自发收拾玩具,就单纯的赞美,而不会反过来问,'你呢?'。

我能做的是,陪在她身旁,跟她一起看世界,不做比较,只是陈述,也没有刻意的鼓励。就是默默的相信。因为孩子自有孩子福。陪伴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炒面vs炒果条

记得我在外地念书的时候,我最怀念的是家乡的炒果条。那时候,只要有些许的想家情怀,我不知不觉就走到茶餐室order一盘炒果条来尝尝。要知道,对于一个典型的饭桶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奢侈的决定。
(典型饭桶是只有米饭才能赶走饥饿感。炒果条四块半vs经济饭三块半。奢侈是因为穷学生就该选择填报肚子的经济饭。)

后来工作了,孤零零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吃果条演变成了一种自我安慰的管道。加班辛苦了,吃炒果条。犯错了,挫折感, 吃炒果条。被否定了, 吃炒果条。寂寞了, 吃炒果条。从刚开始的每个星期吃到后来,好多个月都没吃上,渐渐发觉自己已经摆脱了吃炒果条的咒语。许了一个未来给我自己。(也有可能自己吃厌了,哈哈)

那些都是相当年的莫名奇妙的设限。倒是这几天,我几乎天天都炒面。除了因为大女儿喜欢吃,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催促着我精益求精,practices make perfect嘛。我自觉自己炒得不错。哈哈。

面条吃进肚子后,那种无价的满足感,呵呵。。。悄悄的我察觉到了往日吃果条时候的心情。虽然我已婚,女儿有两个了,我现在感到寂寞,落寞。

2016年7月20日星期三

婚姻里的绝望

以前,我没想过我们会走到这样平淡的地步。现在,我几乎天天都在想,假如我们离婚了,我们彼此的人生该怎么安排妥当才好。不同以往的是,多了我们的女儿。她们还那么小。

人家说,跟对的人结婚会让一个女人的人生变宽广。而我结婚后,反而觉得自己的世界越来越狭小了。

在一个婚姻里,两情相悦是一回事,现实的材米油盐又是一回事。夫家婆家里的人物们,又是另一个意想不到chapter。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婚姻。

我的世界小得只有我跟两个女儿而已。我常常为自己感慨着。却又不能舍去正面思考。有人说,太阳出现后,阴影自然消失。这样的说法不错。再往里面加油吧!